跳至正文
首页 » 展示内容 » 洛阳东周王城考古证实“天子驾六”

洛阳东周王城考古证实“天子驾六”

越是早期的历史,由于遗存资料的缺失,考证历史越发困难,也就存在很多疑惑。

比如本文中关于“天子驾六”,就是在周朝天子出行是坐几匹马拉的车,是六匹马还是四匹马?东周王城考古发现就解决了这个疑问。这么重要的考古为什么还引发争议呢,到底是什么原因?

洛阳东周王城考古证实“天子驾六”,为何有人不满意,引发争议?

先看东周王城:

公元前770年,周平王东迁洛邑(今洛阳),建都东周王城。由周平王至周景王加上后来的周赧王,先后有十四个王在此执政达三百余年之久。现在东周王城是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。

洛阳东周王城考古证实“天子驾六”,为何有人不满意,引发争议?

东周王城的规模、布局和演变,历代文献多有记载。但因距今2800年,年代久远,昔日壮观的景象如今已荡然无存,地上建筑基本毁灭殆尽。现在只有五女冢村(位于纱厂西路以北,陇海线以南,涧河以东,占地约一平方公里)附近地势较高,城墙遗迹保存较好,直到今天,地面上仍能看到残存的东周王城城墙。

洛阳东周王城考古证实“天子驾六”,为何有人不满意,引发争议?

经文物调查和考古发掘证实,东周王城遗址北依邙山,南临洛河,平面大体呈正方形。整个王城周长约15公里,与晋《元康地道记》“王城去洛河(指汉魏故城)四十里,城内南北九里七十步,东西六里十步,为地三百顷一十二亩三十六步”这一记载基本吻合。

人们对东周王城的结构布局,有过很理想的推测,还依据《周礼·考工记》画出了复原图,说它是世界上有史以来第一座经过详细规划的城市

洛阳东周王城考古证实“天子驾六”,为何有人不满意,引发争议?

考古工作者以汉河南县城城址(洛阳市涧河东岸的小屯村)为基点,很快在其外围找到了沉睡地下两千多年的东周王城遗址。进而摸清了东周王城的具体位置、布局和范围。以后又多次在此区域有重要发现,特别是在王城东部发现了大型车马坑和大型墓葬,揭开了东周王城陵区之谜,为了解东周王城的全貌提供了新的珍贵资料。

春秋时期,尽管诸侯称霸,周朝王室衰微,但东周王城作为天子之都的重要意义,还是远非列国都城所能比拟。该遗址为洛阳市著名的“五大都城遗址”之一,为保护这一重要城址,在该城址的中心区域修建有王城公园对游人开放。

洛阳东周王城考古证实“天子驾六”,为何有人不满意,引发争议?

惊现保存完好的“天子驾六”

2001年9月,洛阳市文物部门在市27中学院内,探得竖穴土坑墓7座,次年清理出土了两件意义非同寻常的青铜器,一件为鬲(作为一种中国古代煮饭用的炊器,口沿外倾,有三个中空的足,便于炊煮加热。青铜鬲流行于商代至春秋时期。),一件为鼎,两件器物都有“王作宝尊彝”的铭文(说明这是周王自己亲自做的青铜器),令学者振奋不已:这不正说明是东周王陵之一吗?

洛阳东周王城考古证实“天子驾六”,为何有人不满意,引发争议?
洛阳东周王城考古证实“天子驾六”,为何有人不满意,引发争议?

2002年7月,洛阳市规划建设东周王城广场建设,考古工作者照例先行考古勘探,没想到却发掘出了举世震惊的重要文物。考古工作者先后发现了18座车马坑,对其中的17座车马坑进行了发掘,并在规模最大的车马坑内发现了“驾六马”的“天子之乘”。后来在该车马坑内共清理出马车26辆、马70匹,其中一辆马车前面,对称摆放着6匹马的骨骸,印证了古文献当中“天子驾六”的记述。虽然经过了近3000年历史,车辕、车身构件以及马的骨骼清晰可见,“天子驾六”保存之完好、规模之宏大,在世界上独一无二。

洛阳东周王城考古证实“天子驾六”,为何有人不满意,引发争议?

此次考古发掘共发现了18座车马坑,墓葬的数量陆续增加到397座,两者的数量超过洛阳50年来所发现的总和。多年的考古发掘,城址出土了大量的珍贵文物,其中有的器物制作极为精美,如错金银的鼎、敦、壶等铜礼器,透雕龙虎大玉璧,错金银狩猎纹铜镜,以及铜和银的人物像等,均为十分难得的艺术珍品。

洛阳东周王城考古证实“天子驾六”,为何有人不满意,引发争议?

这些沉睡了近3000年的遗址重见天日,令考古界专家们无比欣喜:这极有可能是中国的第二个“兵马俑”、洛阳的第二个“龙门”!

东周王城考古疑惑与争论

从2002年到现在,已经17年过去了了,那为什么东周王城没有成为第二个兵马俑呢?大多数人只知兵马俑,而不知“天子驾六”,难道只在考古学有意义吗?

洛阳东周王城考古证实“天子驾六”,为何有人不满意,引发争议?
洛阳东周王城考古证实“天子驾六”,为何有人不满意,引发争议?

2002年,洛阳市决定在中心城区兴建一个集行政、文化、商业、游乐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广场,并命名为“河洛文化广场”。谁也没有想到,在前期的考古发掘中,东周“天子驾六”遗存横空出世。

“驾”是封建时期的一种礼制,所谓“天子驾六,诸侯驾五,卿驾四,大夫三,士二,庶人一。”(逸礼《王度记》),只有天子之乘才能“以六马驾之”。 但是,自汉代以来,由于缺乏实物佐证,夏商周三代的天子是“驾六”还是“驾四”一直争论不休,无从获解。当“天子驾六”车马坑重现天日,这一千古争论终有定论。

洛阳东周王城考古证实“天子驾六”,为何有人不满意,引发争议?

当年出土的“天子驾六”车马坑南北长42.6米,东西宽7.4米,葬车26辆,马68匹,犬7只,人1位,车呈纵向,东西两列摆放。而其中驾马六匹者1辆,驾马四匹者8辆,两匹者15辆。西列车队从北往南,第二辆车的车辕两侧共置六马,排列规整有序,清楚表征出此六马驾一车的关系。洛阳,从此找到了自己作为数百年大周故都的物质载体,不再仅仅依存于史料。

洛阳东周王城考古证实“天子驾六”,为何有人不满意,引发争议?

面对这一重大历史考古发现,洛阳作出决定:保留系列车马坑中的“六驾”车马坑,其他全部回填。“河洛文化广场”即更名为“东周王城广场”,“天子驾六”博物馆坐落在广场地下,而在地上,一尊巨大的雕塑煞是显眼。六匹姿态各异、奔腾向前的骏马拉着一辆古车,意欲直观呈现“天子驾六”的不可一世。当地名人叶鹏说:“这是天子驾乘啊,马匹怎能如此恣情放纵、咆哮无畏呢?这种马车,哪个天子敢坐?”

但是对于叶鹏的种种质疑,也有不同意见:说他“成天琢磨那些陈年旧事”、“叶老师学文学的,别听他说”、“真搞不懂,这个遗址究竟有多大观赏价值?”

洛阳东周王城考古证实“天子驾六”,为何有人不满意,引发争议?

争论总有偃旗息鼓的一天,专家、政府考虑问题的角度和出发点不一样,做出的决策也就不同。争论的焦点是是18个车马坑只保留了一个,其他都被回填。至于谁对谁错,很难界定。现在是既保护了遗址,又修建广场发展经济,是不是两全其美呢?也不好说啊!

欢迎讨论。

发表回复